6月20日,由山东省医学会主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承办的“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分会药物性肝损伤学组第一届沙龙”在山东济南召开。山东省医学会副秘书长兼组织管理部主任岳冬丽在线上致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赵小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医学会第五届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许伟华主持会议。
此次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来自全省消化领域及肝病专业的知名专家、学者汇聚,带来众多精彩的学术进展报告及临床案例分析讲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立医院内科副主任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任万华带来题为《药物性肝损伤之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专题报告,从我国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到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类、药物治疗选择、停药原则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药物性肝损伤中胆汁淤积类型的特点,指出早诊早治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主任李勇带来题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肝脏损伤探析》的专题报告,结合最新的各种研究资料,从中西医结合视角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肝脏损伤的关系及治疗,将中医中药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为药物性肝损害与病毒性肝损害的鉴别提供了有效依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消化病区主任阎明带来题为《肠外营养与肝脏损伤》的专题讲座,详细讲述了肠外营养制剂的元素特点及作用机制,相关肝损伤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强调此类疾病诊断的排他性,临床需注意监测,加强系统管理。
山东省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石军带来了《药物性肝损伤诊疗进展》的讲座,从国内指南到欧洲指南,系统介绍了药物性肝损害的定义、分类、诊断及治疗等,建议对此类疾病在临床工作中规范化及系统化。
许伟华以《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为题作专题报告,从特异性药物性肝损害的定义、发病率入手,详细讲述了此类疾病的特点、分类、风险因素以及诊疗,强调加强此类疾病的预防和管理的重要性。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刘岚带来了《消除胆淤,绽放欣生》的专题讲座,通过对最新指南的解读,从发病机制、疾病的临床表现到临床治疗经验,讲述了对临床工作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和理论依据。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队员赵宏兵根据个人药物性肝损伤的真实事件,以自身亲身经历与体会,介绍了疾病发病的感受和经验,从患者的角度加深对医生对疾病的理解与同理心。
在病例分享环节,由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师马兴彬、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师朱曙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师吴琼、临沂市中医医院医师吴硕分享典型病例,各位专家针对病例特点及诊疗疑难点展开热烈讨论和积极互动。
来自省内外近200名消化内科及肝病科医师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