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人物
齐鲁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齐鲁人物 > 正文

庄向华:向阳而生,华景相伴战疫路
2021-01-02 10:55 杨璇 杨小雪  山大视点   (点击: )

编者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先后派出4批近300名医疗队员驰援湖北投入抗疫前线。在前线的几十个日夜里,医疗队员们“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真心传递真情,以使命救治生命,用关爱诠释大爱。防护服是他们英雄的战甲,“口罩脸”是他们天使的容颜;“方言卡”见证他们与患者的信任,“谢谢你”传递患者对他们的真情。他们经历了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从紧急启用到病例清零的难忘时刻,他们在武汉重症病房以日夜坚守诠释无悔担当,他们用医者仁心守卫疫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山东大学新闻网连线部分援湖北医疗队员,了解山大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的点滴故事,推出“致敬逆行者”系列人物专访,以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仁心大爱、奉献品德,号召全体师生医务员工向他们学习,凝聚起全校赢得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庄向华,中共党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山大二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医疗四组组长,获评山东大学援鄂抗疫突出贡献奖。2020年9月,庄向华获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

2020年初,在疫情蔓延的危急时刻,庄向华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请缨支援湖北。从2月9日随队奔赴武汉前线,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重症病房,再到3月31日圆满完成援鄂任务返回济南,52个日日夜夜里,庄向华不畏辛苦,冲锋在前,以抗疫的初心,诠释了敬业奉献的担当精神,这段经历也成为庄向华最难忘的回忆。

“我是一名中国医生”

今年二月,庄向华收到援鄂抗疫的消息。虽然她所在的内分泌专业并不是重点选派的专业,但是庄向华说,那种担忧和迫切的心情是一样的:“我是一名中国医生,我愿意竭尽全力,去帮助湖北和武汉的患者们。”

庄向华将援鄂形容为“作为医生的本职工作”,无论是帮助患者,还是支援湖北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此当得知山大二院要组建国家医疗队支援湖北时,庄向华毫不犹豫就报了名。“疫情紧急,国家需要,医护人员应当冲锋在前。”这是庄向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在2019年11月,庄向华曾因为开会的缘故在武汉短暂停留,匆匆看了这座城市一眼便马上离去。2月初再次来到武汉时,与三个月之前景象不同,当时的武汉不见昔日的车水马龙、繁花似锦,让庄向华感受到是阴霾,是凝重,更是沉寂。当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时,整个机场就只有她所在的医疗队和几位工作人员;经过长江大桥时,也看不到其他的车辆。在奔赴武汉之前,庄向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媒体报道和官方消息,对当时的疫情也有了深入的了解。但这种沉重是庄向华未曾经历过的,这样的情景也是她出征之前没有预想到的。

直到进入院区,她才发现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当时疫情蔓延迅速、患者病情变化不一、医疗物资短缺,再加上初到武汉水土不服的影响,让人不由得感到焦躁不安,庄向华在内的医护人员要面临工作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由于此前曾有去北京和赴美进修的经历,庄向华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环境。到达武汉的第二天,她便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包括迅速熟悉整个病区的工作流程、进行患者的抢救和诊疗,还要负责医疗队工作的轮换。

身为医疗四组的组长,对于庄向华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带着其他队员们把工作干好。每天晚上她会和队员们开会,捋清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再交接第二天的工作,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重。“要让大家安全地来再安全地回去,照顾好每个队员的身体健康。”同时,庄向华格外注意队员们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情况,除了对队员们进行心理疏导,还会每天汇总队员们的身体状况,确保每一位队员的身心健康。

庄向华所在的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主要收治危重症患者。她清晰地记得,收治病人的第一个晚上就来了二十九个患者。当第一次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穿过长长的通道进入病区的时候,许多问题对庄向华来说都是未知的:患者病情是什么程度?救治中会不会遇到突发情况?医护人员会不会发生感染而影响整个医疗队?真正的勇敢,是带着恐惧前行。庄向华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全力救治患者,随着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和患者病情的逐渐平稳,庄向华的心才慢慢地落下来。

庄向华的家人非常理解她作为医生的责任和使命,给予了她充分的支持,这些都让庄向华更安心地踏上战场。她的儿子给她写信:“想到母亲即将进入战场,我就一阵心酸,但同时也为我的母亲感到自豪。医护人员们给予病人们救助,在我的心中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庄向华此行也给儿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她希望儿子知道医生这份职业可以为别人带来帮助,可以给患者提供生的希望,更可以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把患者当做亲人”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庄向华的患者需要定期来检查和随访,平时的她和患者都是常年打交道。庄向华和患者说:“你看了我这个专业的病,我们就是一辈子的朋友。”庄向华会把患者当成亲人和朋友对待,而这种付出得到了患者的更多的信任,她与患者之间也建立了很好的联系。

从医十六年来,庄向华和很多患者都处成了亲近的朋友,也会互相沟通聊聊开心的事情。其中一位患者得知庄向华要前往武汉时,还特地给她送来牛奶,嘱托她一定要注意安全。

在武汉,庄向华也收获了很多患者带来的感动。病区里住着50位年龄和病情不一的患者,一位患者常常在查房时和庄向华说:“山东来的医生护士哇,谢谢你们远道而来帮助我们,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有一位阿姨特地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信中说:“虽然我看不清你们的脸,但是我能看到你们的名字。我会记住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把它记到我的心里。等到病好的时候,我会到济南去看你们,看一下你们真正的样子。”

这些带着浓浓湖北口音的话语,让庄向华的心里既温暖又踏实。从中庄向华能感受到这些患者对医疗队队员们最真切的感谢,也能体会到他们对生的渴望。身为医生的庄向华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地去救治患者,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让生命重新焕发生机。随着一个个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庄向华对取得战疫胜利的信念也愈发坚定。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在这里,每个患者背后都有着令人感伤的故事。每次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病房了解患者信息的时候,庄向华都不由得落泪。看到患者所面对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和哀伤,庄向华非常心疼:“有的病人家里有多位亲人都因疫情去世,对他们的打击是非常重的。”因此庄向华特别注重对病人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在庄向华的病人中,有一位九十四岁的老奶奶,由于疫情原因,家人没能在身边照料。来自医疗队亲人般的关怀让老奶奶很感动,每次查房时都会跟庄向华聊天。在医疗队要撤退的时候,老奶奶说:“你们对我太好了,我要跟着你们回山东。”

回到济南之后,庄向华跟患者们仍保持着联系。写感谢信的阿姨会给庄向华发消息告知自己的病情,庄向华也会把队员们没有戴口罩的日常照片发给她,阿姨开心地说:“终于看到你们真正的模样了。”94岁老奶奶的儿子非常感激医疗队帮他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家,他经常向庄向华咨询母亲的病情,也会转达老人家病情好转的消息。

“团队的力量是最重要的”

庄向华说:“团队的力量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危重症病区,很多病人除了患有新冠肺炎之外,还有心脑血管等方面的各种基础疾病。这个时候医疗队来自不同专业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发挥了很大的优势,让病人得到了最优的治疗。

庄向华(右二)与医疗队成员

在武汉的五十二天里,大家共同面对身心的考验,有一个队员身体不适,全队都会轮流照顾。庄向华说:“在最艰难的时刻、最危险的地方,没有一个人退缩,每一个队员都挺身而出。医疗队队员们彼此之间的团结和照顾是支撑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这种大公无私的信念让队员们更加团结一致,最终平安归来。

援鄂期间,来自医院的关怀也让庄向华倍感温暖。虽然不能见面,但是医院的书记和院长经常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问候、关心每一位队员,通过沟通来缓解队员们的压力。医院的后勤会每周定时给庄向华和队员的家里送各种食物和生活用品,并组织活动照顾关心孩子,让在武汉的医疗队员们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疫情面前,庄向华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履行医生职责的同时展现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作为山大二院援鄂抗疫临时党支部的纪检委员,庄向华还负责临时党支部活动的开展和非党员同志的入党事宜。在武汉,庄向华真切感受到了党倾尽人力、物力和财力帮助每一个患者得到最好的诊疗,也深刻认识到了共产党的力量和信念。经此一战,庄向华深有感触:党的领导是抗疫取得胜利的关键。

从医十六载,在经历了援鄂之后,庄向华对自己的职业也有了新的认知。在武汉,她帮助别人闯过了生死关,自己也见证了生死的考验,更多了一份人文主义精神:不光要治病救人,更要注重与病人的情感沟通和换位思考。同时,她更多了一份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像在武汉帮助患者一样,想尽办法去解决,而不是退缩。”

上一条:胡昭:医生是终生的使命
下一条:费剑春:医以战疫为己任,咬定青山不放松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