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映像
齐鲁映像
当前位置: 首页 > 齐鲁映像 > 正文

文会楼——当年登州第一高
2020-07-09 10:15     (点击: )


斗转星移,登州文会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发端之处,其建筑已荡然无存,其精神却已矗立150年,并薪火相传,向后人诉说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功业与辉煌。当年的登州文会馆是什么样子?从发端到发展,文会馆曾经历数次扩建,今人也只能从仅存的资料里一窥一二。

1864年,狄考文夫妇创办男童寄宿学校,即登州蒙养学堂。因为没有资助也没有房屋,只能因陋就简,在登州城内西北一处观音堂内办学。观音堂东廊为校舍,狄考文夫妇居住在正殿。最初的情景被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下来,观音堂狭小破败,周围有树木环绕,可这里就是近代教育的发祥地。


 


1867年,狄考文于观音堂东邻建西式住宅一处。他将观音堂正殿改为校舍,东廊改为图书、仪器存放和理化实验室,斋室、厨房、食堂在西院。后由于学生增多,又在西院添建斋室若干间。


 


老照片也记录了狄考文当年建造的住宅模样,这个住宅是狄考文在1868年亲自设计、进料并且监督建造的。住所内还有简单的医疗室,餐桌上方“旋转着一把电动苍蝇掸子”,玻璃罩内“有一个小型气动喷泉”。后来一些外地来这里避暑的传教士说狄考文作为传教士,建造这样的居所太奢侈了。狄考文当时的考虑,就是要竭尽所能向中国人展示西方文明,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他的这一目的达到了,他的居所在当时是登州成内唯一的一座西式楼房,也是当时唯一的一座楼房,是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1883年,文会馆建西式教学楼一座,里面有讲堂课堂、存放物理仪器、动植物标本。在教学楼后面建有图书室、阅览室、电机房、沐浴室、化学实验室及观星台等;同时改建斋室十几间,可容纳上百人;在教学楼前面建有博物陈列所。在学堂东北,还有西洋教员住宅一所。

后来,文会馆迁往潍县,所遗旧舍,改为中学,并归登州教会管理。

登州文会馆研究会人员多次走访文会馆所在地的村民,并作了实地考察,同时结合史料,对文会馆的建筑格局、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进行了考证和梳理,最后请蓬莱书画界知名人士孙玉江先生绘制成复原图,至此,文会馆建筑的原貌才大致呈现在今人眼前。

石岛村村民、年近九旬的刘永乐老人,其父刘雅各当年在文会馆做过饭。刘永乐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住在文会馆的地界里,可以说是地道的“文会人”。说起当年文会馆大院的情况,刘老滔滔不绝。文会馆1904年迁住潍县,原址改为文会中学,20世纪初合并到东关后,这里又用作文会小学,直到1947年国民党将建筑拆除之前,文会馆的房屋基本保持原样。

让刘永乐老人记忆犹新的是文会馆迁走后,文会中学又建成了一座综合楼。楼高三层半,地下还有半层,楼顶中部突起,侧面画有美国旗,顶尖高耸。二三楼有阳台,上下有柱子。楼内墙壁洁白,地面铮亮。窗门造型奇特,外观建筑错落有致,带有很浓的欧美风格。老人说,主楼楼顶和电气房的烟筒是登州城里最高建筑,所以当年日军飞机轰炸蓬莱城时,首先瞄准了这两个高点,但是,当看到楼顶挂有美国旗时,便躲开了目标。所以一遇上飞机轰炸,老百姓便跑到文会馆避难。又因为文会馆是当时城里唯一有楼房的地方,一遇上洪水,周围的居民便爬到楼上躲灾……“文会楼”意外地成了老百姓的避难所。老人记得他小时候常跟传教士的孩子玩耍。传教士老师很和气,他们家里就有药箱,一般的磕磕碰碰或头疼脑热什么的,找到他们都能得到帮助。学校地下还有冷库,常年储存冰块,所以跟洋孩子们玩,少不了糖块和冰棍之类的东西吃。

老人还听到他父亲讲,当年电气房地下有锅炉和发电设备,那时文会学校的师生们早于我们好多年就享受到暖气和电灯了。


上一条:文会馆的众多“第一”
下一条:“洋学堂”,潮涌清末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