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映像
齐鲁映像
当前位置: 首页 > 齐鲁映像 > 正文

巍巍齐大(齐鲁医学那些年)
2019-03-11 23:37     (点击: )

中国人十分看重历史,一个原因是,历史往往能滋养人心,告知今天,昭示未来。而齐鲁医学的多元思想与文化气象,也成就了其内涵的博大与精深。

创办之初的齐鲁大学,采用西方教育模式,校内职务大部分由外国传教士担任,其教学水平“接近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1924年,齐大毕业生获得加拿大政府承认的文凭与学位,但因其教会办学的特殊身份,政府不承认其学历,医科毕业生也不能在公立卫生机构行医。收回教育权的运动浩浩汤汤,从1925年齐鲁大学向北京政府申请立案,直至1931年底,教育部才予以批准。

上世纪30年代,齐大步入鼎盛时期,老舍、钱穆、顾颉刚、栾调甫等一批学术名家先后在此执教,学界有“南齐鲁、北燕京”之说。而学校医科实力最强,亦有“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之誉。

在齐大医科声名鹊起之时,1932年,尹莘农创办山东省立医专,是当时山东唯一的省立高等教育机构,师资与教学质量不容小觑。

1937年,抗战爆发。

齐大迁成都华西坝,与其他四所教会大学并称“华西坝五大学”。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齐大医学亦有名家荟萃,堪称华西坝上的医学圣殿。山东省立医专也碍于时艰,一边辗转跋涉,一边救死扶伤。

而彼时,一股红色医学血脉兴起,并渐成燎原之势。随着八路军、新四军日益壮大,急需大批医务人员。1944年,新四军军医学校遂成立,后改名为“华东白求恩医学院”。

抗战胜利后,齐大师生结束华西坝上的烽火岁月,陆续回到济南。同年,尹莘农也率全校师生返济,1948年,改名山东省立医学院。同年,华东白求恩医学院迁入济南,与山东省立医学院合并。两年后又改名为山东医学院。

1948年,国共大决战之前,齐大再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医学院南迁福州。不过,这段流浪生涯并没有持续很久,不到一年,齐大医学院师生再度回到济南。期间,虽历经波折险阻,齐鲁医学的根基依旧,也因此,才能铸就巍巍齐大。

而此时,等待他们的是另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

 

上一条:“南齐鲁,北燕京”
下一条:募款办学,两代人情系中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