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余名原山医大老校友为母校送来奖学金
2006年9月19日,山东大学西校区(原山东医科大学)校园里。130余名在毕业五十周年之际回到母校的老人成了师生眼中最美丽的风景。
1956年,他们从这里毕业奔赴祖国各地,有的还去了国外;如今,他们落叶归根,回到母校并给师弟师妹送上了助学金。而正上学的师弟师妹,则沉醉在师兄师姐五十年风雨兼程的酸甜苦辣中……
“我不是那种舍己为国的典型……”
19日,51级校友毕业五十周年庆祝大会暨“51奖学金”发放仪式在山东大学西校区隆重举行,仪式上,七名新进入学的学生和一位研究生分别从头发花白的师兄师姐手中接过2000元助学金……黑发与白发的对比,在那一刻一下感叹岁月的沧桑变迁,而迟迟不肯上台发言的奖学金的主要捐献者黄德涵教授,就在这一刻映入了记者的视野。
“您从美国飞回济南,见到了五十多年前的同学心情怎么样呢?”
“好。”面对记者,黄老的回答简洁而干脆,“非常感谢班长能将五十年前的同学召集在山大,一起回味过去的生活,重温母校情谊。”黄老说他自幼出身小康之家,毕业后迁往美国定居,然而,每每想起祖国与母校更多的自责自己不是那种舍己为国的典型……而据记者了解正是黄老等人发起创办了奖学金。
“毕业时老师说最远的是新疆,我就去了新疆”
“毕业时,我问老师有没有到西藏去的?老师说最远就是新疆,我就说我到新疆去。”聚会现场,当年的老班长骆树民老先生热情地回忆起大学生活,而正是那之后,班上十名同学从此走向了新疆,骆老也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又缺人手,在很多人反对的情况下,靠着医学院一位副院长的支持,我们建立了肿瘤病理科。二十年后,当年的肿瘤科变成了新疆第一肿瘤医院。
我们班上有三十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提到这,骆老更得意地说起了同学。
“出诊路上更吓人的是耳边不时传来虎狼的吼声”
湘西,当时可是个蛮荒之地,村落三三两两的散落在深山密林里,医疗水平更是差到了极点,没有药没有器材没有专业人员。现场唐秀桦老人回忆起当年她在湘西做儿科大夫的情形,感慨万千。
唐老刚毕业时,刚刚20岁出头,整天出没的都是深山老林,“有一次,一个少数民族老乡的孩子昏迷了好几天,接到电话后,我大半夜便和小护士钻进了山林……路上阴凉的山风吹灭了手提灯,带路的老乡也突然不见踪影,身边的小护士吓哭了,更吓人的是耳边不时传来虎狼的吼声,我只能一边安慰小护士,一边壮着胆子找路,终于找到了火把和带路的老乡……”数十年过去了,再谈起这件事,唐老依然长舒了一口气。
“在马背上给牧民做了阑尾炎手术”
“我们那时绝对服从组织分配,毕业时不管被分配到哪里,没有一个人提出意见。”花甲老人介绍他们当年时说,有个同学被分配到了最远的地区——阿克苏,阿克苏条件艰苦,被分配到乌鲁木齐的同学毅然放弃了自己的职位,陪着同窗到了中苏交界牧民的世界。在那里,两个医生用最简朴的条件给牧民做了阑尾炎手术,牧民为之感动。风沙飞扬的地方连医院都没有,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后悔。
“祖国随时欢迎您,山大随时欢迎您! ”
这次采访的51级校友中,有一位当年差点成了国家篮球队队员……现场,相关人士的这一介绍让记者注意起了目前已在大洋彼岸定居,专门坐了十几个小时飞机赶来的耿介教授。“我当时就是不去……”话题不自觉扯到了耿老当年篮球方面的天赋,而他对当时的退出并不后悔。毕业后,放弃了篮球事业的耿介去了西安医学院,说起往事仍记忆犹新。退休后,耿老去了国外定居,而他珍视自己的中国国籍,收看中国的电视节目,参加中国的老年人社团……“不久,我就要迁回祖国,落叶归根……”听到这,一位山大学生脱口而出:“祖国随时欢迎您,山大随时欢迎您!”
一老一少眼神对接的刹那,现场成了掌声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