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启动
2025-04-21 16:05 纪丹 王体潇 尚攀    (点击: )

4月20日,由山东大学牵头承担的“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四大慢病”重大专项)“基于组学及芯片微流控技术探索昼夜节律下器官代谢时空特征及机制”和“胰岛调控糖脂代谢及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新机制”两个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济南召开。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处处长马强表示,山东省政府与山东大学紧密合作,全力推进国家综合类医学中心建设,通过搭建国家级高层次科研平台,着力打造“齐鲁医学”品牌。两大项目的启动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实践,期待项目团队在慢病防治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副院长李岩介绍了齐鲁医学院的发展情况,希望团队锚定“四大慢病”防治核心目标,进一步强化科研攻关,推动项目取得扎实成效。

两个项目分别由项目负责人齐鲁医院侯新国教授和基础医学院于晓教授进行介绍,全面介绍了项目任务目标、主要研究工作、具体实施计划、成果呈现方式等。各课题组依次汇报了课题实施方案及目前进展。由南京医科大学教授韩晓、北京大学教授杨吉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承等组成的咨询专家组高度评价了两个项目的科学价值,并建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紧扣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指南要求,分别以“代谢性疾病时空调节”和“胰岛与代谢性疾病”为项目核心,突出关键科学问题攻关,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深度衔接,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慢病防治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基于组学及芯片微流控技术探索昼夜节律下器官代谢时空特征及机制”项目由山东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武汉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及南京品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6 家单位开展联合攻关。项目旨在深入研究昼夜节律对重要代谢器官的调控作用,解析昼夜节律下的基因表达及糖脂代谢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策略。

“胰岛调控糖脂代谢及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新机制”项目山东大学牵头组织,联合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武汉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5家单位共同承担。该项目聚焦于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胰岛新因子,从临床代谢性疾病出发,旨在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构建全链条式的代谢性疾病的防控体系。

会议由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晶体材料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全芬,韩晓教授共同主持。山东省卫健委、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齐鲁医院、基础医学院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项目团队成员50余人参加会议。

上一条:齐鲁医院宫杰教授、王传伟副教授撰写全国首个儿童颅骨缺损修补专家共识
下一条:山大生殖团队生殖障碍病因机制及干预研究取得系列新进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