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由于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 年 8月 24 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享年 67 岁。
二、生平经历
童年时期,老舍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直到9岁,得益于满族贵族刘寿绵的资助,老舍才得以入私塾读书。
1924 年,老舍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学系任华语讲师,教导英国人学习中国的官话和中国古典文学。业余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
1926 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9 年,途经新加坡并滞留半年,在华侨中学任教,创作以新加坡为背景的小说《小坡的生日》。
1930 年至 1936 年间,先后任教于济南的齐鲁大学和青岛的山东大学。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国家状况,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湖》。1936 年完成了他的文学代表作品之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老舍离别家人奔赴国难。1938 年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武汉成立,老舍被推举为常务理事和总务部主任。抗战期间老舍团结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利用各种文艺形式为抗日做贡献。他自己也以团结抗日为题材,运用各种文学体裁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抗战结束后,老舍于 1946 年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在美国完成了《四世同堂》第三部及长篇小说《鼓书艺人》。
1949 年,应周恩来委托文艺界之邀回到北京。国内工作期间,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兼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1966 年 8 月 23 日,本应在家继续休养的老舍,到北京市文联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老舍与 30 多位作家、 艺术家一道, 被挂上“走资派”、“牛鬼蛇神”、“反动文人”的牌子,遭到红卫兵的残酷殴打。8 月 24 日凌晨带着满身伤痕的老舍终于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第二天他没有按照要求去市文联接受批斗,而是独自来到太平湖,在湖边坐了整整一天,几乎没动过,最后步入湖水自尽。死后,连骨灰也未保留。老舍曾说: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
1978 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墓上面刻写着老舍抗战爆发前所写的《入会誓词》中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三、成就贡献
老舍一生共写了计 800 万字的作品,被尊称为“人民艺术家”。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更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 20 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他的作品中有多篇被选入教育课本,如 《济南的冬天》 等。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除了《四世同堂》,《茶馆》和《龙须沟》也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经年演出,长盛不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怀!
四、老舍与山东大学
1、老舍与原齐鲁大学
老舍曾充满深情地说过:“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有许多人都是在中学课本知道《趵突泉》和《济南的冬天》的。除此之外关于大量关于济南的文字。在老舍留居过的城市中,关于济南的描写可以说是最多的了。老舍曾两次在齐鲁大学任教,期间除担任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兼文学院新文学教授,另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主持和编辑 《齐大月刊》 。
(1) 小院伉俪:老舍住在长柏路 2 号,即现在的 11 号别墅这是个在济南寻常可见的平凡院落。可在胡絜青的记忆中却满是诗情画意,情意浓浓。“院子不很大,当时种满了花草,盆养的畦栽的都有,还有一颗不算小的紫丁香和一大缸荷花。院子里有一眼水井,一早一晚,老舍自己打水浇花,施肥,捉虫,所以花儿开得很旺盛。每年开春以后,小院里花香不断,五彩缤纷,吸引着不少朋友来我们家赏花。老舍一生爱交朋友,只要有人来访,他都热情款待,客人走后他才拼了命似地做他自己的事情”。老舍在这个小园的生活幽静而不乏热闹,时常有活泼泼的学生们来访,聊文学,谈时事。这种和谐的园景和娴静温和的胡絜青女士仿佛浑然天成,一切都那么地美好,生机勃勃。在学生们的回忆里,年轻的师母有时会微笑着立在谈话的师生一旁,但并不插话。那时的她约二十五六岁,梳着当时知识女性中流行的齐耳短发,穿短袖旗袍,身材修长,颇有大家闺秀的风姿。自然这也和胡女士的家庭出身有关,她也是旗人,作为画家的女儿,她自己也是当时少有的才女。
(2) 任教齐大:在第一次任教于齐鲁大学期间,老舍完成了长篇小说《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短篇小说集《赶集》和《老舍幽默诗文集》的创作,同时还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等一批散文佳作,发表在《论语》等刊物上的幽默诗文,也大都写成于此时期,可谓是他创作的一个黄金阶段。老舍第二次到齐鲁大学任教是在七七事变之后。
(3)离开齐大:离开齐大的那天是 11 月 15日,在家里都能听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了,老舍觉得不能再迟疑,他把积蓄都留在家里,只身带了 50 块钱, 提着皮箱走出家门。据胡絜青回忆,走前他恋恋不舍地“和我说了几句话,挨个儿看看极幼小的孩子们,提起早已收拾好的的行李箱子,一步一步地下楼直奔火车站去了”。老舍的全部书籍、讲义文稿,被整理后装在一个大木箱中,留在了长柏路 2 号的楼上,胡絜青再三拜托学校帮忙照看。等局势稍微平和些后,她又托人专程到济南查问,木箱却不知所踪,在这样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又有谁能去顾念它呢?这个装着老舍十几年心血的木箱子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2、老舍与国立山东大学
1934 年秋至 1936 年 7 月,老舍到位于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任职。在此期间完成了短篇小说集《樱海集》的创作、长篇杰作《骆驼祥子》和短篇小说集《蛤藻集》等作品的创作。
五、逸闻趣事
1、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68 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这一事实是被老舍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披露的。舒乙说,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始终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除了政治偏见外,还因为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的太少,在交流上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而老舍当时在中国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连瑞典文都有。老舍在 1968 年被提名, 到了最后五名还有他; 匿名投票的结果是,第一名——老舍。但是在 1968 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各国谣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它国家进行联合调查,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老舍去世于 1966 年8 月 24 日),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 4 人中重新进行评选。
2、学生眼中的老舍
张昆河是 1933 年考入齐鲁大学国文系的学生,因为喜欢文学便努力争取到一个拜访老舍先生的机会。其时老舍先生的各种名号早已在学生中传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站在我面前的这位舒先生,竟只有三十多岁年纪:身材不高,清瘦,梳分头,戴圆片金丝镜,两眼异常有神。他身着一件西式白色纺绸衬衫,举止洒脱,气度不凡。但绝没有一般留洋归来者那种洋味十足的绅士派头,也不见有任何名士风流的逸气,与我想象中那位被称作《论语》八仙之一的幽默大师毫无共同之处”。但也“毫无教授的架子”。尽管如此,这次见面还是让张昆河大大的惊喜了一番。张昆河还回忆说,老舍先生讲课一般是坐着的,因为有腿病,不能长时间站立。但讲着讲着,兴致来了,就会不自觉地站起来,讲得逸兴湍飞时,常有妙语突然蹦出,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但他自己却不会笑起来,始终板着脸,一本正经,更凸显着他的幽默特性,一种“冷”幽默,“黑色幽默”!关于幽默,老舍先生自己也谈了些看法。大意是说:有人说我很幽默,我不以为荣,也不以为辱。只觉得自己可笑,别人也可笑,我不比别人高,别人也不比我高。谁都有欠缺,谁都有可笑的地方。有人一定说他是圣人,叫我三跪九叩报门而进,我没这个瘾。我不教训别人,可也不听别人教训。先生的课大受青年学子们的欢迎。除了文学系自己的学生外,常有其他许多系的学生也跑来旁听,文学院教学楼的教室常常是坐满了学生。这在当时的齐大可谓罕有之事。因为齐大学生人数较少,一般一门课必修与选修的学生加在一起也不过一二十人。但老舍先生的课堂上却总是满满当当的学生,这充分说明他的课堂的吸引力,为当时文科多讲授沉闷“旧学”的齐大带去了一股清新的“新学”风。
3、两进两出齐大的背后事
老舍先生作为齐大历史上文科开“新学”的第一人,这是齐大的创举!但他毕业于“北平优等师范”的中专学历却似乎不够完美,老舍先生也确实不擅长国学研究,他无法摆脱旧学诸君的白眼瞪视和排挤,这也是导致他后来拂袖而去至国立山东大学任教的原因之一。老舍先生第一次到齐大原是应文理学院院长林济青的邀请,而且在齐大待了四年多。这四年里他娶妻生子安家济南,文学作品频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他在齐大工作的状况应是不错的,他对济南的恋恋心境也可从他的多篇文学作品中反应出来。但1934年, 老舍先生拂袖而去之际也有传闻说是与林济青院长之间爆发了一些矛盾,去国立山东大学任教固然有赵太侔校长的诚恳邀约,但也是一个顺水推舟的选择,既为自己寻了一个不错的去处,也通过炒齐大的鱿鱼让自己这个“文坛独行侠”保持了尊严。此后,林济青接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一职,老舍离开国立山东大学。新任齐鲁大学校长刘世传再次诚恳抛出橄榄枝,邀请老舍重返齐大。对老舍先生来说这大概也是当时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吧。因为处于战乱年代,惟有重回济南,重回齐大,这个成就了他早年盛名的第二故乡。遗憾的是,这次的相处实在太短促了,战局的急转直下,迫使老舍先生只在济南,在齐大呆了三个多月就匆匆离去,从此再无返顾!
“老舍成就了济南,济南也成就了老舍”——当代研究老舍先生多年的李耀曦先生感慨万分。借用这一句话,在我看来,齐鲁大学和老舍先生的关系也可以做如是譬喻,因为在齐大的众多老建筑中, 现在惟有长柏路 11 号别墅最为世人所熟知了,因为它曾是老舍先生的故居。
4、老舍先生在济南的草根情怀
从当年老舍居住的南新街 54 号小院出来,左边是劝业场,右前方即是“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当时这两个地方都是济南非常热闹的民间娱乐活动场所。趵突泉的活动内容比较雅致,主要是唱大鼓的亭阁茶社,如望鹤亭,观澜亭,四海春等。周围则是各种货摊,琴弦鼓瑟声声不断;劝业场的活动内容则比较俗,各种说书说相声,露天撂地儿卖艺的小摊小贩,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不管俗也好雅也罢,当时一般自认为有些社会身份的人物,既不愿也不大敢涉足这类场合,以免遭受非议!然而令学生们嗔目结舌的是:他们竟然在这两处斯文君子不屑一顾的场所,频频发现他们所尊崇的老师,大名鼎鼎的老舍先生的身影。这种场景看似很不和谐,但正是这种对草根艺术也抱着投入欣赏、汲其精华的态度,让老舍先生的课堂充满了生动风趣鲜活的元素,让老舍的笔下多了更多丰满灵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以,艺术本身是无高下之分的,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自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刻板的眼光去挑剔、苛责自己不熟悉的艺术领域,非但对艺术本身的弘扬不公平,对自己艺术品质的养成也不能不多了些缺憾。
5、《论语》八仙与“酒中八仙”
众所周知,老舍先生被称为《论语》八仙之一——铁拐李。起因是,老舍在齐大写出长篇小说《大明湖》后不久,正值林语堂在上海大力提倡幽默,接连推出《论语》、《人世间》和《宇宙风》三本幽默小品杂志,对老舍的幽默作品非常欣赏,所以,当年老舍在济南写的许多作品都发表在这三本杂志之上,因此老舍成为《论语》半月刊的特约长期撰稿人和八位台柱人物之一。而由于老舍先生的腿有积劳而成的疾病,行动稍有不便,便被林语堂以幽默的风格封为八仙之铁拐李。其他的《论语八仙》分别是:吕洞宾——林语堂、张果老——周作人、蓝采和——俞平伯、铁拐李——老舍、曹国舅——大华烈士、汉钟离——丰子恺、韩湘子——郁达夫、何仙姑——姚颖。而酒中八仙则是指当时在青岛国立山东大学的八位以豪饮著称的学者,即校长杨振生,教务长赵太侔,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外语系主任梁实秋,教授方令孺,校医邓仲纯,总务长刘康甫,秘书长陈季超。当时梁启超特写《饮酒》一文,“口出狂言”,号称“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其中方令孺是桐城派方苞后裔、“新月”派主将、女诗人兼散文家。邓仲纯则为陈独秀留日同学兼北大故友邓石如曾孙,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虽然在名头上不如前几人响亮,但也非泛泛之辈。所以对老舍先生来说,此八仙非彼八仙也!
参考资料:
1、老舍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_uOMlkpdIbWS-hgHMMexb6p_nNdAbZtaSfko74vSGl_LbQ
NmXHC9YH-PicC0bWu
2、《老舍 44 周年祭》:
http://www.wormfans.com/cgi/front/article/6306/
3、《老舍的成就》: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15/21/2533750_278496856.shtml
4、《周恩来与老舍的友谊》:
http://www.lzbs.com.cn/rb/2007-10/01/content_1259783.htm
5、《老舍在齐鲁大学》,作者:王延晞,原载于《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 年第4期。
6、《齐大四年:老舍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站》,作者:石兴泽,原载于《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1999年第 3 期。
7、《忆老舍在齐鲁大学》,口述:张昆河,撰文:李耀曦,原载于《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1999年第 3 期。
8、《老舍在齐鲁大学新考》,作者:张桂兴,原载于《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1 期。
9、《齐鲁大学八十八年》,齐鲁大学校友会编,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 年 8月。
10、《品读济南》,李耀曦著,济南出版社,2012 年11 月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