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负韶华,我们永不散场丨齐鲁医学院“生如夏花”毕业晚会顺利举行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4日
【线上活动】2022海聚山东——山东大学医学科学专场
“海聚山东医疗卫生系统专场”系列活动是“2022海聚山东活动”围绕山东省医疗卫生系统开展的线上专场招聘活动,面向全球人才和项目,聚焦招聘需求,推介人才发展环境、发布人才需求岗位,举行线上“直播带岗”和人才对接洽谈活动。 本期活动为“海聚山东医疗卫生系统专场”系列活动的第二场活动,推介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的招聘需求、工作环境、人才待遇情况。 一、单位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4日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国家杰青马春红教授课题组博士后、科研助理招聘启事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马春红教授课题组因科研工作需要,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免疫学、肿瘤学、病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博士后3名,科研助理1名。 马春红(1970.11--),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 马春红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肝病与免疫研究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3日
激扬青春风采,展现时代担当——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举行2022年毕业庆典暨毕业晚会
流光半夏,美好可期。2022年6月2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2022年毕业庆典暨毕业晚会在趵突泉校区新落成的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张运,齐鲁医学院党工委书记刘洪渭等出席活动,庆典由齐鲁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曲波主持。 庆典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起立,一起致敬历史、共创未来。 张运院士代表齐鲁医学的全体师生医务员工向2022届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经历了新冠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2日
齐鲁医学院获批5个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岗位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关于开展2022年度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岗位招收工作的通知》,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在医养健康产业方向首次获批5个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岗位(以下简称“博新岗位”),分别是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生殖医学。 “博新岗位”自2018年启动实施,是我省为打造培养博士后人才队伍设立的最高层级的青年人才计划项目。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2日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承办山东省医学会第二次科学普及学术会议
6月16日-17日,由山东省医学会、山东省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2022山东省医学会第二次科学普及学术会议在济南顺利召开。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急诊科原主任王立祥,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郭树彬,山东省医学会秘书长、山东省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张林,山东大学齐鲁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1日
高等医学研究院举办第五期Med+学术沙龙
6月17日,高等医学研究院举办第五期Med+学术沙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袁月教授进行了题为“信号增强的肿瘤成像分析”的研究报告。 袁月教授分享了其课题组最新研究发现。肿瘤的多药耐药性是肿瘤治疗中面临的重大难题,目前解决多药耐药的方法主要有抑制多药耐药外排泵,研发多靶点药物,利用纳米载体包埋药物等。然而总体来说纳米药物到达肿瘤位置的比例很低,不到1%,大部分纳米药物都滞留在肝或脾等处,引起不必要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1日
山大二院主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服务标准学习班
6月10日至11日,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主办的山东省药师协会用药安全评价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服务标准学习班在泉城济南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药学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俞淑文对《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的药事管理标准进行梳理与解读,分享了评审实践与评审思维。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田月洁带来了“药物警戒与药品安全”的讲座,从药品安全与风险、药物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1日
孙晓杰教授团队发表关于中国儿童癌症长期生存状况的综述文章
近日,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癌症防控与政策研究中心孙晓杰教授团队与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儿科系季旭博士(第一作者)、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韩雪松博士(LAST AUTHOR)等学者合作撰写的“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ship in China: An overview of the past two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1日
山东省优秀毕业生陈晨:用纳米技术提高肿瘤免疫疗效
陈晨,药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姜新义教授。在专业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以一作/共同一作发表1区SCI论文5篇,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累计影响因子81.5,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山东大学校长奖、学术之星奖、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标兵、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陈晨以免疫应答过程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