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人文 >> 正文
赵常林:婴儿瘫造就一代“骨科圣手”
2020-01-26 10:48 易黎  来源:《齐鲁医学往事》   (点击量:)

作为解放后齐鲁医院第一任院长,赵常林是新中国骨外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誉为“骨科圣手”。

  赵常林带头撰写的《急症外科学》一书,在上海连续印刷10次,成为国内最畅销的临床读物。以后此书又在上海连续刊出两版,仍然畅销全国,成为他留给医学界的最佳读物。

尽管一人身兼多职,事务繁多,但是赵常林一辈子都在遵循一个原则——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哪里最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赵常林1905出生于胶东农村一个教师家庭。他从小就患了婴儿瘫,两条腿不一样长,走起路来起伏很大。但这并没有阻碍他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正是因为过早地品尝到了疾病的痛苦,才让赵常林走上了学医的道路。

其父曾中过清朝秀才,是家乡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员。赵常林弟兄7人,他排行第六。家中当时仅有瓦房三间,地无一垅,生活拮据。

  因为身体有残疾的缘故,父亲怕赵常林长大后不能自立,把家中所有的财力都花在他的教育上。赵常林是兄弟7人中,惟一读过书的人。

  赵常林靠着父亲的微薄薪水和几位伯父下关东当店员寄点钱来供他上学。14岁时他考入黄县县立中学,当过学生会干部,并与同学们参加抵制日货运动。1923年他考入齐鲁大学医学院,经历了国民革命军北伐和“五三”惨案,曾参与救护受伤百姓。

  赵常林上大学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当时很严格,如果有一门考试不及格,就要降级。两门以上不及格,就会被学校劝退。大学7年当中,因为生活困难,赵常林没有回过一次家。他总是利用节假日四处打点小工,做些抄抄写写的活,挣点零用钱。

  26岁时赵常林毕业留校,任齐鲁医院外科住院医师,1933年加入抗日救护队,并到北京后方医院服务。1934年7月,赵常林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骨科任助教、讲师。本来有3个月的试用期,但赵常林只干了1个月,医院就跟他签了合同。最多的时候,他一个月的薪水是200个大洋。

  1937年5月,齐鲁大学向赵常林伸出橄榄枝,他毅然回到了齐鲁大学医学院,担任外科副教授、齐鲁医院外科主任。北京协和医院的领导和同事都劝他,你在这边发展得挺好的,干吗回去呢?他说,“哪里最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现在我的母校需要我,我必须义无返顾地回去!”

抗战胜利后,赵常林担任齐鲁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承担了复院重建的艰巨任务。一年后,赵常林获准到美国纽约骨科医院留学一年。临行前,他的朋友、济南成通纱厂经理苗海南借给他200万元法币做出国路费,才得以成行。在美国,他一面做事,一面抓紧学习西方先进医术,以便为祖国和人民健康服务。

 

身兼多职的一院之长

  济南解放、新中国成立后,赵常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参加各项社会卫生工作,推行中西医结合事业。1949年12月,赵常林和全市医务界知名人士以团结中西医药人员为宗旨,发起并成立济南医学讲习所,次年改名“济南市医务进修学校”,招收中西医务人员业余学习中、西医药学,培训中西医结合人员,并带领院内18位专家分任各科课程的临床教师,与省立医院共同承担实习任务,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医药骨干。

1950年春,赵常林参加鲁中南灾区慰问团医疗队,调查和治疗营养性水肿等疾病。同年任济南市医务界抗美援朝推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动员和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下乡工作数次。

1953年赵常林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担任民盟济南市常委。在党的领导下,他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做好参政议政工作,还要求院内盟员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要积极完成医院中心任务。由于当时内、外、妇、儿、皮肤、眼、耳鼻喉、口腔等主要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都是盟员,因此医院的医、教、研各项工作发展很快。

  1955年,山东省成立西医学习中医委员会,由16名中西医专家组成,赵常林是委员之一。他除了负责和推动全省西医学习中医工作的开展以外,并在院内具体落实党的中医政策,让各科选派专人参加统一举办的脱产或在职学习中医班,在日常业务学习中注重应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知识,要求多请中医会诊等。

  按省卫生厅要求,赵常林选派了出身于中医世家的内科肖珙医师代表山东赴上海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省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为期三年,使之成为我省及齐鲁医院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带头人。

  在完成院长行政工作外,赵常林还兼任着外科主任一职。他很重视科内会诊,每次都是亲自主持并保证做好。对科内提出需要讨论的病例,他每次都参加,并提出意见,做出决定。必要时他还亲自诊视病人,安排时间去处理。

  赵常林很重视人民来信来访,如问病、表扬或提意见,他都亲自回信和接见,直到病人满意为止。

  曾经有一位病人小指感染,已10个月不能工作,不得不每天到门诊换药。赵常林发现后仔细询问和检查了病人的身体情况,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意见,半个月后病人就痊愈了。他以此例教育大家不要忽视小的手术,不因其小而马虎,否则可能因小失大。

  赵常林十分注重勤俭节约,绝不浪费器材和药品。有一次他帮一位医生做椎板切除术,不在无菌手术切口内用抗生素,强调不依赖药品,而是靠医生努力提高无菌技术。

  还有一次赵常林协助做髋关节手术,动作轻快准确,出血很少,这样就不必再为病人输血,甚至不用输液,不但节约了血液、药品,而且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其它像如何节省纱布、棉花、石膏等,他都有小窍门。赵常林总是一边给大家讲解,一边作示范,并讲解节约与疗效不矛盾,既能节省医药资源,又减轻病家经济负担的道理。

除了在本院进行诊疗工作,赵常林对兄弟医院给予技术指导和无私帮助也是常有的事。仅1955年赵常林就外出协助手术44次,而且大多都是利用休息时间去的,济南市的医院几乎去了一个遍。

 

亲力亲为的好老师

  赵常林长期从事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外科领域不同专业的手术都很在行,因此,在解放前后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他身为一院之长,仍然经常亲自主刀,熟练地进行妇产科和眼科手术。

  早在1947年赵常林就在国内领先开展麦氏截骨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用肌腱移位术治疗婴儿瘫后遗症,1949年又率先开展股骨粗隆下截骨术、全距关节及足三关节融合术,1950年开展膝关节半月板切除术,1952年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法髓核摘除术,1955年开展脊柱侧凸畸形楔形切开矫正脊柱融合术等,均为国内率先开展和首例成功,其他在山东省内领先开展或首例成功手术不计其数,为我国及山东省骨外科学的医疗技术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赵常林不但医术精湛,经验丰富,而且医德高尚、平易近人,说话幽默风趣,大家与赵院长谈话都没有顾虑,对改进医院工作很有利。无论在担任院长、科主任期间,还是当教授、医生,工作作风一贯认真扎实,堪称典范。

  赵常林是医界名人,省内外找他诊治的病人络绎不绝,他总是来者不拒,一视同仁。由于病人慕名而来,专找他看病,所以他诊桌上经常堆满病历,常常耽误了他休息的时间,别人11:30正点下班,他却总要忙到12点以后。

  有时年轻医生怕他实在太累,想去帮他一下,他却总是说:“我晚走一点、累一点没关系,只要病人满意就行了。他们从大老远来看病,花很多钱,吃住不方便,很不容易啊!”

  虽名声远扬,但赵常林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和作风。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因患胃癌,执意要请他主刀手术,赵常林考虑再三,虽然完全有把握做好胃癌根治术,但自己已分在骨外科专业,不应再包揽普外科的手术。于是他找到普外科的刘修炳教授说:“你是普外老手,这个手术由你主刀,我做帮手。”最后,两人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手术。

   除了完成医学院的课堂授课外,随着兄弟医院进修医生逐年增多,赵常林也总是亲自讲课。对住院医生及实习生,他教他们简化的开口引流术,这样病人痛苦最少,改变了年轻医生轻门诊、不重视小手术的倾向。

  为培养职工的独立思考能力,赵常林常结合病案提出各种问题让大家回答,最后结合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总结。在给学生讲课时,赵常林善于用形象生动的图画作为辅助授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尽快培养人才,赵常林放手让年轻医生独立手术,发挥创造性,他在旁边指导,使年轻医生提高很快。同时,他对护理临床教学也很重视,常与护校负责人接洽,想法协助,凡是在齐鲁医院实习的护士,他都随时进行现场指导。

  刚毕业分配工作的住院医师常常有浮躁情绪,穿上白大褂就摆出个大夫的派头,不再像当实习医生时那么踏实苦干了。赵常林认为这是当医生的大忌,必须加强教育引导。

他教育人的方式很特别:查完房后,他对坐在医生办公室的所有年轻医生说:“你们知道住院大夫是什么意思吗?英文叫House staff,意思是房屋的支柱,引申的意思是住房的主人。住院大夫就要呆在病房里,不能随便外跑,细心看护你的病人,随时关心病情变化,以便打下当一名好大夫的扎实基础。”

  1979年下半年,赵常林已近75岁高龄了,而且患有严重的脑血管病,可他仍惦念着《急症外科学》第二版的编写及出版工作。当该书的全体作者前往山东医学院建设楼宿舍看望老院长时,他已瘫软在床,疲惫无力,对围坐在他身旁的同事和学生们的问候,已不能回答,只能艰难地睁开双眼,深情又满怀期望地扫视一下这些亲切的面孔。

张振湘教授代表在场的人躬下身对他说:“你主编的第二版《急症外科学》,我们一定把它改好、补充好,字数增加了一倍,上海科技出版社已计划明年一定出书,您老放心吧!”他微笑着轻轻点了点头,便又昏睡过去。

1979年的一天,齐鲁医院的一位老教授在翻译一本医学专著的过程中,遇到了十几处把握不准的语法点。在问遍了所有他认为英文水平比较高的几个专家之后,老教授依然一无所获。万般无奈,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敲开了赵常林家的门。

被脑血管疾病折磨了十几年的赵常林已经卧床不起好几个月了,在听完老教授的来意后,他让家人把他扶坐起来,倚靠在枕头上。家人抱来了那本厚厚的英语辞典,这本辞典曾经伴随他走过了无数的深夜。

一个多小时后,赵常林把十几个语法点全都仔仔细细地标注出来,然后满意地微笑了一下,闭上眼睛休息。

他已经累了。为了他救治的病人,也为了他所投身的医学事业。

第二年开春,一生坎坷却笑傲以对的赵常林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医学事业,溘然长逝。(易黎)

 

上一条:孙鸿泉: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下一条:高学勤:中国医学界传奇人物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44号 邮编:250012  联系电话:0531-88363911    传真:0531-88382107     投稿须知 投稿信箱:yxbzgc@sdu.edu.cn

网站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