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义士, 本名詹姆斯. 梅隆. 孟席斯( James Mellon
Menzies,1885-1957),字子宜,加拿大基督教传教士,著名
的汉学家、考古学家、甲骨学专家,博士。英国皇家考古学会
会员,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考古学主任、齐大文学院考古学教
授。
·人物生平
明义士祖籍苏格兰,自祖父起移民至加拿大,世代务农。
他出生于安大略省,父亲是富裕的农场主,且经营木材公司,因此他有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并自幼受家族中浓厚的基督教氛围的熏陶,立志做正直、善良、虔诚的人。1903 年明义士毕业于黎明顿中学,考入多伦多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主修土木工程。半年后他便成为200 多名同学中成绩最好的一位。经过三年系统学习获神学学士学位,为他来华传教做好了准备
一、 初到华夏热心于传教:
1910 年初夏,明义士告别了亲人,以传教士身份被加拿大联合基督教会派往中国传教。同年9 月,他到达了中国河南省。他在当地教会学校跟华人老师苦学古代汉语和中国古籍,为日后成为知名汉学家打下坚实基础。初到中国的孟席斯,很快就对神秘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入乡随俗地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明义士。
他起这个名字的用意有好几层,首先,他的英文名Menzies 在其祖籍来源地盖尔人的发音中读做Mingis,音如“明义士”。其次,“明”在汉语中有明白、明亮之意;“义”则为正义、大义,合起来就是明白大义的、有学识的人。再次,他知道“明”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曾经很辉煌的朝代,统治中国达276 年之久,很有纪念意义。
1911 年明义士与太太在河南开封的结婚照
二、 与殷墟甲骨的奇妙相遇:
1911 年明义士和来自多伦多的加拿大圣公会河南差会执士安妮小姐结婚。1914 年春,明义士教与著名的殷墟遗址不期而遇。起初只是出于好奇、感兴趣而对河南安阳殷墟进行了多次周详的实地考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而身陷其中,开展了让他痴迷终生的考古研究。
三、授业于齐鲁大学:
1932 年秋,明义士应邀前往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教,被聘任为文学院考
古学教授,开设《甲骨研究》和《考古学通论》等课程,并常带领学生们去野外(如龙山镇城子崖等)进行考古调查,还以自己的藏品为主,在齐大图书馆内“成章博物馆”展出,向师生和公众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一入校,便被委以哈佛—燕京学社在齐大的项目负责人、齐大国学研究所考古学主任。他与同事们把国学研究所办成了一个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机构,定期出版《齐大季刊》、《国学汇编》。除教学外,他还完成了《甲骨研究》和《柏根氏旧藏之甲骨文字》专著的写作、出版,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商代文化、甲骨文的学术价值很高的论文,使齐大成为甲骨学研究的重镇之一。因此明义士在齐鲁大学任职的四年,是他一生最富挑战性、也是收获最大的四年,他为中国考古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明义士在济南居住的别墅南新街58号,曾与老舍比邻而居。
明氏鹿的小故事:
明义士收集的出土动物标本时发现一个从未见过的生物体,以为是一种全新的物种,兴冲冲地将其命名为“明氏鹿”。明义士在齐大时写了篇论文《论殷墟出土的明氏鹿即古代文献中的麋》,并不刻意维护别人自己树立的不实的学术声望,反而对古生物学家的论断做了纠正。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更值得人尊重。
总之,明义士的研究不仅为甲骨学的“草创时期”作出了贡献。由于各种原因,他一直未能再返回中国,但在1947 年7 月他即明确表示“这些东西应该留
在中国”。
经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方辉教授的调查和统计,除1928 年毁于战乱中部分藏品外,明义士的藏品现分别收藏在国内外五家博物馆,即:南京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维多利亚艺术博物馆 。
1999 年,明义士之子、前加拿大驻华大使阿瑟.明明德先生重访山东济南原齐鲁大学校园(现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青杨路8 号别墅(原1 号)明义士博士旧址,将父亲收集的三大箱中国考古研究资料捐赠给了山东大学,这是明义士藏品的第六处归宿。时隔半个世纪,阿瑟.明明德先生忠于父亲的意愿,最终实现了父亲的遗愿。